11月16日,华夏、工银、华泰柏瑞、易方达旗下4只科创50ETF“首秀”之后便遭遇了长达半个月的调整,统计数据显示,从11月16日至11月30日,11个交易日中科创板指数走出了8根阴线,区间最大跌幅超过9%,4只科创50ETF也随之下跌,跌幅在8.9%到14.5%之间。
然而资金流入却十分活跃,与低迷的市况形成鲜明对比。11月25日早盘,华夏科创50ETF规模突破100亿元,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科创50ETF产品。上交所公开信息显示,截至11月30日,4只科创50ETF总份额已达197.93万份;规模超过275亿元,较上市前增长近38%。
越跌越买的动力何在?多家机构研报表明,资金持续增配科创板有几大原因:
首先,新的科技浪潮+国产替代趋势是当前的时代红利,而门槛设置与基金入市趋势使得大量投资者可以通过ETF参与科创板投资;其次,11月27日首批科创板公司成功被纳入上证180、上证380及沪深300指数,此举不仅将获得国内机构的进一步增配,也为外资配置科创板打通“最后一公里”,未来有望获得内外资金携手增配。此外,研究人士认为,被核心指数纳入的中微电子、澜起科技和海尔生物亦在科创50ETF前十大权重股之列,资金交叉配置之下,个股的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
上交所在《关于就符合条件的科创板证券进入上证180、沪深300等成份指数答记者问》中也表示,为进一步提升科创板影响力、引入更多中长期资金、为中小投资者提供投资渠道,科创板证券纳入成份指数势在必行。境内外广泛市场调研显示,机构投资者对于科创板证券入选上证180、沪深300等成份指数持积极肯定态度。
从资金层面来看,机构无疑是参与科创板投资的主力,而“中军”公募基金对科创板的重视程度正明显提升。
天风证券研报显示,2019年三季度科创板开市以来,主动权益类基金持仓科创板个股市值从2019年三季度的9.05亿元上升至2020年三季度的362.96亿元,增长超过40倍;与此同时,持仓科创板的基金数量也从48只上升至479只,增长近10倍。
此外,天风证券认为,增量资金加大对科创板的配置,也会在中长期进一步支撑科创板特别是科创50的走强,从而形成科创板与增量资金入市的相互强化与良性循环。而从目前来看,科创板还有更多的增量资金在路上,目前广发、富国、国联安均有相关的科创50基金提交材料待审批。
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高级副总裁、科创50ETF基金经理荣膺表示,未来随着中概股回归以及国内独角兽公司上市,科创板有望成为首选场所,将提升整个科创板的投资吸引力。公开信息显示,目前正在受理的有望登陆科创板的企业有200多家,包括京东数科、吉利汽车,还有已经接受上市辅导的银联商务以及未上市独角兽公司和待回归的中概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