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财经股市网
首页 > 理财 > 正文

养老理财走俏 养老储蓄正蓄势待发

理财来源:经济观察网2022-10-18 11:10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2022年,有一类银行理财屡屡火爆发行,额度基本靠抢,那就是养老理财。

  养老理财产品试点于2021年9月15日正式开启,截至目前,已有11家理财子公司获得发行养老理财产品的资格,共有10个城市纳入试点范围,北京、沈阳、长春、上海、武汉、广州、重庆、成都、青岛、深圳。

  直观来看,目前推出的养老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非常具有竞争力。此外,更适合老年群体的养老储蓄产品正蓄势待发,有望年内在银行上架。未来,要不要去银行实现“养老”自由?普通投资者是否适合跟风“上车”,仍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养老理财受热捧

  近期,银行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出现了提前售罄的情况。今年8月、9月,农银理财第一期、第二期养老理财产品均在募集期内提前售罄,额度分别为80亿元和20亿元。此前,多只养老理财产品发行也非常火爆,建信理财半天销售20亿、招银理财10天认购80亿。

  2022年2月25日,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扩大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的通知》(下称《扩大通知》)指出,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由“四地四机构”扩展为“十地十机构”。对于此前开展试点的4家理财公司,单家机构养老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总规模上限由100亿元人民币提高至500亿元人民币;对于本次新增的6家理财公司,单家机构养老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总规模上限为100亿元人民币。

  此后,养老理财的发售进入加速期,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601988)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截至2022年6月底,已经有27只养老理财产品顺利发售,23.1万名投资者累计认购超600亿元。

  中国理财网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27日,工银理财、建信理财、农银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中邮理财、中银理财、交银理财、贝莱德建信理财9家理财子公司共计发行48只养老理财产品,累计募集金额超900亿元。

  根据《扩大通知》,如各家银行理财将额度用足,则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整体募集资金总规模将会提升至2700亿元。

  尽管额度在扩大,但居民的购买热情仍尚未完全满足。北京地区一家国有大行的分支机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养老理财产品很受欢迎,随着发行产品增多,宣传力度上来,来银行咨询购买的客户也越来越多了。这是政策鼓励的产品,虽然不能承诺收益,但相比其他净值型产品,仍然会更“有保障”。

  据记者整理,养老理财产品多采用浮动收益模式运作,多数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在5.5%-8%之间,高于同期限的其他银行理财产品。且目前已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不收取认购费和申购费,管理费、托管费和赎回费也均采取低费率模式,能够更大程度地满足大众养老需求,对投资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身份证签发机关为上述10个城市的18岁以上市民均能购买,1元起投,个人在所有渠道购买的所有养老理财产品合计不能超过300万元。

  上述银行理财经理表示,新产品的计划还要等上级行的通知,居民可以及时关注银行的官网或APP、微信等渠道的发售信息。

  但需要注意的是,养老理财产品是净值化管理,业绩比较基准并不代表实际投资收益。流动性方面也更严格,封闭期间,除投资者因罹患重大疾病、购房等需要时,提交相关材料申请才可以提前赎回理财产品。投资者在购买前依然需要做好中长期的资金规划。

  养老储蓄预备开闸

  除了养老理财,养老储蓄产品也有望在今年登场。

  7月29日,银保监会和央行发布通知,将启动特定养老储蓄试点,进一步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其中,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将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三种类型,产品期限分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档,产品利率略高于大型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

  记者对比各大国有银行的存款信息发现,目前起点在20万元的大额存单五年期及以上的产品非常稀少,最长三年,利率在最近一次下调后仅有2.75%;整存整取的五年期定存产品,大中型全国性银行给到的利率也不超过3%,有少数城商行能给到4%以上。而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的利率比整存整取还要低很多。“有些老年人只认储蓄,任何理财或者其他的投资在他们看来一是操作麻烦,也有路径依赖,二是储蓄是最安全的。”张女士在一家资管咨询机构工作多年,但她说自己父母的储蓄习惯多年来并没有改变,定期到了继续滚动定期,利率下调这些信息他们也不敏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对记者表示,从过去几年的实践经验看,银行业已在养老金代发、老年专属借记卡、养老理财、老年信用卡、老年网络银行及私人银行等方向进行适老化创新,但以往还未出现养老储蓄产品,仅靠养老理财无法充分满足部分老年人追求更安全、更稳定的储蓄需求。

  至于养老储蓄产品的期限和定价设计,金天认为,本次试点的养老储蓄特色产品在安全性、渠道服务体验上与普通定期存款产品保持一致,符合老年客户的固有习惯。“同时,由于产品期限较长、利率较高,预计将对风险偏好较低、流动性要求不高和追求固定收益的老年客户产生更多吸引力;此外,该产品额度有限、要求单一储户在单个银行的本金上限不超过50万元,单家银行规模不超过100亿元,更加凸显其普惠性特点。”

  目前,多家银行表示其养老储蓄产品尚在筹备报批阶段,将在条件成熟时推出上市。

  打开养老理财视野

  今年4月,个人养老金顶层设计出台,标志着个人养老金正式从产品制转向账户制,覆盖人群显著增加。个人养老金账户是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缴费完全由个人承担,实行完全积累。

  “子女教育、养老、医疗是中产家庭的三大经济压力来源。其中,子女教育支出与经济发达程度及家庭收入水平呈正相关;36-45岁年龄段的中产家庭养老压力最大。”普益标准发布的《中国中产家庭资产配置白皮书2021》显示,中产家庭主要经济压力来源中,养老负担占比36.5%,仅次于子女教育的48.14%。

  同时,居民对通过理财缓解养老压力的认知又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富达国际和蚂蚁财富联合发布2021年《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近四分之一的年轻一代将现金存款视作养老储备的主要形式,23%的年轻受访者缺乏相关技能和知识,较少参与投资。

  上述大行理财经理对记者表示,近期以来咨询养老理财产品比较多的,是35-40岁左右的客户,他们普遍希望在基础性保障之外,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实现保值的长期目标。根据国外个人养老金融的经验,在客户收入和身体状况都比较好的中青年时期,可以考虑多配置权益投资,积累风险收益,随着年龄增长,再逐步增加固收类的投资比重。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分投资性质来看,截至2022年8月末,全市场39只养老理财产品中,72%的产品主要投向固定收益类资产(80%-100%);分投资周期来看,95%的产品约定至少持有5年;分运作模式来看,92%的产品为封闭式管理;分起投金额来看,92%的产品1元起投,8%的产品0.01元起投。

  中金公司研报引用ICI(美国投资公司协会)与SSA(美国社会保障管理总署)数据显示,美国第三支柱IRAs账户在养老金体系中的规模占比达到30%以上,其中,多数的增量资金源自第二支柱(占比50%以上)的资金转入。中金公司认为,结合我国国情,居民金融资产当前仍然以储蓄存款为主,第三支柱规模的增量资金很可能首先源自储蓄存款的转入,而银行把握着渠道优势,可以着重实现居民储蓄存款向养老理财、养老储蓄类产品的引流,在我国养老第三支柱发展初期相对占优。

  金天认为,从当前行业发展情况看,养老金融的内涵、外延都在得到极速扩展,越来越多的民众深刻认识到:不仅要靠社保养老,还要依靠更多市场化的产品和服务来解决养老问题;不仅养老保险属于养老金融,能够服务于自身财富保护、资产配置、长期投资和人生规划,进而为保障老年时期高质量生活提供更佳物质基础的其他金融服务也属于养老金融范畴。

下一篇:最后一页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财经股市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QQ:2261036103,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