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模看,单位GDP物流需求系数(社会物流总额与GDP的比率)为3.0,近年来此系数相对平稳,显示经济对物流需求的实物规模基本稳定,仍是链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等各领域正常循环的重要支撑。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物流统计处副处长孟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季度以来,物流运行总体延续了前期的恢复态势,社会物流总额增速稳中有升,物流市场活跃度提升,供给结构持续优化,助力经济运行效率整体好转。特别是进入3月份,上下游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运输、保管周转效率显著改善,市场经营主体预期向好,物流运行整体稳中有进。
需求结构层面呈分化态势
孟圆表示,从社会物流总额结构看,农产品、进口、民生消费领域基本稳定,工业品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比重仍在88%,物流支撑生产领域的作用依然强劲。与2023年四季度相比工业生产、民生消费等领域物流需求增速保持较快恢复态势,拉动作用较为明显,进口、再生资源等领域增势有所回调。当前随着产业升级进程不断加快,需求结构层面呈现分化态势。
从生产领域看,一季度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6.0%,增速比上年同期、四季度均有所提高,工业物流总体稳中有升。
“上游的非金属采矿业、钢铁以及橡胶塑料制造等产业增速趋缓,部分领域相较今年前两个月回落幅度较大。中下游的装备制造、消费品制造等相关领域依然保持韧性增长。特别是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相关政策带动下,与技术改造关联的计算机通信制造、半导体制造等领域物流需求稳中有升,且增速均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位增长,显示当前在相关政策推动下,产业升级关联的新动能领域物流需求扩张步伐有所加快。”孟圆称。
从民生消费领域看,一季度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5.7个百分点。
对此,孟圆表示,县乡消费、线上电商等升级类物流需求持续释放,带动民生物流需求整体恢复向好。从模式看,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3.2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拉动超过2个百分点。
从国际物流领域看,一季度进口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6.4个百分点。
物流供给能力较为充足
一季度物流业总收入3.1万亿元,同比增长4.5%,恢复态势与物流需求基本保持同步。当前物流供给能力依然较为充足,供需匹配基本良好,物流服务结构升级态势更趋明显。
孟圆认为,物流整体恢复态势明显,行业景气水平显著回升。一季度物流景气指数中的业务量总量指数均值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显示当前物流业务活动恢复态势较好。特别是进入3月份以来,物流活跃度上升,多数领域积极变化明显,新订单、总业务量、设备利用率、库存周转率等指数均有明显上升。从细分领域看,仓储物流业务回升明显,航空运输、电商物流等领域物流业务指标增长水平创近期新高。
值得关注的是,一季度,社会物流总费用4.3万亿元,与GDP比率14.4%,比上年同期、四季度均下降0.2个百分点。从结构看,运输费用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53.0%,保管费用占34.2%,管理费用占12.8%。三项费用中保管环节稳中有降,运输、管理环节小幅提升,社会物流环节由静态向动态转化,运行效率稳中趋升。
在孟圆看来,一季度,交通运输物流整体保持畅通运转,多式联运等领域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助力运输物流效率提升、协调性增强。进入3月份,多数运输领域快速匹配产业复工复产需求,实物量、周转量回升至运行常态区间。
从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来看,随着市场需求持续恢复,物流业务活动趋于活跃,重点物流企业营收有所改善。根据重点调查数据显示,一季度重点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同比下降0.8%,降幅比前两个月收窄1.9个百分点。
从未来走势看,孟圆表示,二季度随着基础建设项目开工进度不断加快,物流企业对未来发展保持乐观预期,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连续两个月回升,且位于55%以上高位运行,加之物流领域投资稳步回升,物流相关领域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上半年物流运行有望继续呈现恢复向好、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