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科学”号于11月23日从青岛起航,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共享航次,主要是对西太平洋多圈层相互作用及板块俯冲起始机制进行科学考察。“进入12月以来,作业海域海况明显好转,科考有了明显进展。”航次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良说。
据了解,科考队员利用电视抓斗在4438米的深海采集到200多公斤火山岩样品,其中最大的一块接近100公斤。
此外,科考队员在马里亚纳海沟附近海域采集了六个站位的全水深海水样品,过滤海水1万余升。其中,最深站位于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附近,科考队员在这个站位过滤海水700余升。
科研人员表示,所采的海水样品将主要用于立体刻画深渊水文循环,这对于理解大洋水圈全水深海水组成、海气界面和流固界面地球生物化学过程有重要科学价值。
本航次搭载了来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单位的科考人员,调查内容涉及水文、地质、地球物理观测及取样等,航期预计5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