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的两次降准为实体经济提供超一万亿元长期流动性,运用再贷款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方式投放流动性,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刚刚过去的2022年12月,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比少增1.05万亿元。2022年末,M2余额266.43万亿元,同比增长11.8%,这个速度比上个月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8个百分点。中国央行解释,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减少,主要是受债券融资减少较多的影响;2022年M2的增速较高,主要是由于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大,派生的货币相应增加。
在赵锡军看来,因为通胀压力不大,2022年全年货币供应增速较快。但企业融资需求并不充足,社会融资总体增速6月份开始回落。其间,金融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继续保持了较高的支持力度。全年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6.7%,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5.6个百分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3%,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3.2个百分点。“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2.9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8%,比各项贷款余额增速高12.7个百分点。普惠小微授信户数为5652万户,同比增长26.8%。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指导政策性、开发性银行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7399亿元,重点发力支持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末,投向基础设施领域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9个百分点。
中国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在欧美主要经济体大幅快速加息的情况下,中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全年1年期LPR和5年期LPR分别下降15个基点和35个基点,促进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
赵锡军说,无论中长期信贷、基础设施信贷,还是科技企业、中小企业信贷、普惠和绿色贷款,官方的支持力度都明显加大。中国央行结构性的工具越来越多,针对性越来越强。
封面图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