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财经股市网
首页 > 金融 > 正文

人民币对美元可能存在超贬,不必过度担忧

金融来源:中华网2022-09-14 10:52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再度引发市场关注。截至9月8日,美元兑人民币收盘报6.96,临近“破7”的关键关口。从年内来看,人民币对美元累计贬值幅度已达到8.46%。虽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显著走弱,但对一篮子货币依然保持稳定。这表明目前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主要是由于强美元所导致的,而非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结构性恶化。

  从历史经验来看,每次美联储的加息紧缩周期都会触发资金流出新兴市场,美元走强使亚洲新兴货币承压。在主要的亚洲新兴货币中,人民币并非唯一对美元贬值的币种,年内主要亚洲新兴货币对美元贬值幅度相近。

  从近期美元指数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来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回到由美元指数主导的局面,即美元走强则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弱。在2021年下半年至今年4月的时间段内,美元指数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曾呈现分化走势,形成美元指数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同步走强的情况。而自今年4月底人民币对美元开启贬值通道之后,美元指数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相关性再次由负转正,并于8月达到87%的强相关性。

  美联储的政策立场是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预期的重要因素,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杰克逊霍尔讲话是近期汇率市场的主导因素。鲍威尔重申美联储对通胀的强硬态度,即使经济衰退也在所不惜,并表示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将持续一段时间。

  我们从中美利差和利率平价的角度来观察人民币汇率走势。我们的预测结果显示,9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预测值为6.64,显著低于当下6.98的汇率水平;明年3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预测值为6.97。我们认为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存在一定升值压力。

  对人民币汇率无需过度悲观。近年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向波动幅度有所增强,汇率弹性有所增加。以2020年新冠疫情为例,自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新冠疫情列为全球大流行病之后,避险情绪升温推动美元指数快速上升,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一度破7。然而,2020年下半年,随着中国经济基本面显著改善,人民币汇率开启升值趋势,并延续至今年一季度。目前,央行通过降低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来调节汇率市场,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双双发力进行逆周期调节。随着后续我国经济基本面的改善,人民币汇率有望企稳回升。

  正文

  1、人民币对美元承压,但对一篮子货币保持稳定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再度引发市场关注。截至9月8日,美元兑人民币收盘报6.96,临近“破7”的关键关口。从年内来看,人民币对美元累计贬值幅度已达到8.46%。

  虽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显著走弱,但对一篮子货币依然保持稳定。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CFETS人民币指数来看,截至9月2日,人民币指数为102.02,年内下降幅度仅为0.4%。

  从人民币对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来看,年内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最大,对日元和英镑升值幅度最大。其中,年内人民币对日元升值13.64%,对英镑升值7.41%,对欧元升值3.56%。

  人民币对新兴市场货币同样涨跌不一。其中,人民币对俄罗斯卢布年内跌幅最大,达到23.05%;人民币对土耳其里拉升值幅度最大,为27.99%,其次为匈牙利福林和波兰兹罗提。

  2、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回到由美元指数主导的局面

  近期美元指数持续走强,突破110点位。9月5日午间,美元指数一举突破110大关。9月6日,美元指数收盘于110.24,创20年新高。在之后的交易日内,美元指数盘中突破110的现象时有发生。

  美元走强对亚洲新兴市场货币形成压制,主要亚洲新兴货币对美元贬值幅度相近。从历史经验来看,每次美联储的加息紧缩周期都会触发资金流出新兴市场,美元走强使亚洲新兴货币承压。在主要的亚洲新兴货币中,人民币并非唯一对美元贬值的币种。截至9月2日,韩元对美元年内贬值幅度为12.4%,泰铢对美元贬值9.1%,印度卢比对美元贬值6.5%,马来西亚林吉特对美元贬值6.7%。斯里兰卡卢布年内对美元贬值幅度达到42.9%,这主要是由于斯里兰卡自2019年以来连续遭遇复活节恐怖袭击、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地缘冲突等一系列内外部冲击,在此背景下,斯里兰卡原本脆弱的经济走向崩溃:到期债务无法偿付,基本生活物资无力进口,通货膨胀失去控制。

  从近期美元指数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来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回到由美元指数主导的局面,即美元走强则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弱。根据我们的测算,美元指数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连续12个月内的相关性通常在80%-90%区间,而在2021年下半年至今年4月的时间段内,美元指数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呈现分化走势,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由正转负,甚至一度达到-78%,形成美元指数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同步走强的情况。我们曾在《2021人民币汇率年报——人民币汇率是否高估?》一文中指出,2021年下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现较强的顺周期性和单边升值预期,这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可能存在超调的可能性,并成为未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预期逆转的风险来源。自今年4月底人民币对美元开启贬值通道之后,美元指数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相关性再次由负转正,并于8月达到87%的强相关性。

  3、鲍威尔的杰克逊霍尔(Jackson Hole)讲话是近期汇率市场的主导因素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一年一度的杰克逊霍尔会议上再次对打击美国通胀展现出了强硬的态度,表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将持续一段时间。美国中部时间8月26日,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作开幕演讲。他在演讲中提到,“恢复价格稳定需要一些时间,我们需要强有力地使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达到供需平衡。降低通胀可能需要维持一段时间低于趋势的增长,劳动力市场状况将出现疲软。虽然更高的利率、增长放缓和疲软的劳动力市场会降低通胀,但他们也会给家庭和企业带来一些痛苦。这些都是降低通胀的代价,但未能恢复价格稳定将意味着更大的痛苦。”针对美联储的后续货币政策,鲍威尔指出“恢复价格稳定需要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紧缩性的政策立场。历史经验表明,过早放松政策是不可取的。”

  从年内来看,美联储的态度是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预期的重要因素。我们通过在岸与离岸汇率的偏离度来衡量市场对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预期,正值表明升值预期,负值表明贬值预期。偏离度数据表明,今年主要有四个时间节点能显著反映美联储政策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一是美联储在3月16日议息会议上正式拉开此轮加息周期的序幕,3月会议的利率点阵图显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对于今年的加息次数预测由去年的3次提高至7次,鲍威尔在会后表示年内将公布“缩表”进程;二是美联储5月4日公布《缩减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的计划》,自6月1日起以可预测、渐进的方式减少证券持有量,收缩全球美元流动性;三是美联储6月15日再次显著提高对于年内联邦基金利率的预测范围;四是8月26日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的鹰派讲话,重申美联储对通胀的强硬态度,即使经济衰退也在所不惜。在这四个时间节点附近,离岸市场均对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预期做出明显反应,其中尤以“缩表”带来的影响更大。

  4、从中美利差看人民币汇率的后续走势

  正如我们在前文中论述的,目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以及美元指数是主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从中美利差的角度来观察后续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1)从中美利差看6个月后的人民币汇率

  根据我们的测算,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对于6个月后的人民币汇率走势有较好的预测效果。我们的测算结果显示,9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均值为6.64,显著低于当下6.98的汇率水平;根据9月前6个交易日的数据,中美利差均值为-63.93bp,我们的结果显示,明年3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预测值为6.97。

  2)从利率平价看汇率走势

  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资金将从低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以谋取利润,同时投资者为对冲外汇风险,通常会在远期买入低利率国家货币并卖出高利率国家货币以锁定远期汇率。在理想情况下,低利率国家货币现汇汇率下浮,期汇汇率上浮;高利率国货币的现汇汇率上浮,期汇汇率下浮。投资者通过不断在即期与远期之间进行套利,直至远期与即期汇率的价差与两国利差相等。

  我们通过观察人民币对美元的即期和远期汇率以及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来观察目前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自7月下旬起,经中美利差调整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即远期价差持续为正,表明目前人民币兑美元的即期汇率存在一定的升值压力。

  3)对人民币汇率无需太过悲观

  从中美利差和利率平价的角度来看,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存在超贬的可能性。虽然市场不断讨论人民币汇率会不会“破7”这个议题,但汇率所谓的关键点位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在目前美联储加息周期和强美元的背景下,市场对于人民币贬值存在一定的恐慌情绪,放大了汇率的波动。

  对人民币汇率无需过度悲观。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幅度有所增强,汇率弹性有所增加。以2020年新冠疫情为例,自WHO宣布将新冠疫情列为全球大流行病之后,避险情绪升温推动美元指数快速上升,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一度破7。然而,2020年下半年,随着中国经济基本面显著改善,人民币汇率开启升值趋势,并延续至今年一季度。在美国加息周期的背景下,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依然保持了稳定,这表明目前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主要是由于强美元所导致的,而非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结构性恶化。目前,央行通过降低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来调节汇率市场,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双双发力进行逆周期调节。随着后续我国经济基本面的改善,人民币汇率有望企稳回升。

下一篇:最后一页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财经股市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QQ:2261036103,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