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服务外贸企业,《通知》将优质企业便利化政策扩大到全国,以便将更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外贸企业纳入便利化政策范围,助力外汇结算“秒申请、分钟办”。同时,进一步拓宽结算渠道,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支付机构和银行,凭交易电子信息为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主体提供安全、高效、低成本的跨境资金结算服务,促进中小外贸企业扩大出口。
“这条政策的一大亮点就是,突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明确将中小外贸企业纳入便利化政策的红利范畴。另外,对于以中小企业为主的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业务,适应小额、海量、电子化的交易特点,进一步丰富结算渠道,降低结算成本,促进外贸出口发展。”外汇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已有21家支付机构和12家合格银行可凭交易电子信息为贸易新业态提供跨境结算。下一步,将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支付机构和银行开展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结算业务。
关于便利企业开展跨境融资,《通知》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支持非金融企业的多笔外债共用一个外债账户;支持企业以线上方式办理外债登记。同时,进一步便利具有贸易出口背景的国内外汇贷款结汇和购汇偿还。“这些举措主要是为了降低外贸企业融资成本,便于外贸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支持外贸企业从海外获取低成本的融资。”该负责人对记者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是首次被纳入试点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通知》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完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近年来,随着汇率双向波动成为常态,如果不能坚持汇率风险中性原则,短期内可能会有收益,但往往是一单盈余,但下一单可能汇兑损失更大。”外汇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解释。
外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多次通过季度新闻发布会强调企业要坚持汇率风险中性,做好汇率风险管理。在这方面,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建立起完整的汇率避险流程,而中小微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金融人才,对汇率风险或认识不足,或不了解、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汇率避险工具,主动汇率避险意识或意愿不高。
“这就对银行等机构在服务市场主体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外汇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通知》提到要强化银政企合作,就是通过银行、政府、企业合作的方式,进一步降低企业参与衍生品交易的成本。
数据显示,2021年7月至12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已减半收取中小微企业外汇衍生品交易相关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手续费,惠及50家金融机构服务的1.3万余家中小微企业,减免手续费260多万元人民币,对应1.07万亿元人民币外汇衍生品规模。据测算,2022年,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免收中小微企业外汇衍生品交易相关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手续费预计超过1100万元人民币。此举将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中小微企业更好参与汇率风险管理服务。
除了直接的汇率避险工具外,出口信用保险有望发挥更大的增信保障作用。《通知》提出,要引导保险机构做好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提高保险理赔效率。
早在2021年5月,外汇局就会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利用外汇局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合作推出“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应用场景,平台以总对总方式接入信用保险保单等信息,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银企间投保及质押物单证有效核验、银行间贸易融资信息实时互通机制,实现政、保、银、企数据互联互通,提升企业融资信用,增强银行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能力,降低融资业务风险,有效增加融资供给,进一步发挥信保的融资促进作用。目前,该场景正在江苏、山东、广东等12个地区开展试点。外汇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持续扩大与信保的合作范围,拓展中小企业综合保险、小微信保易等险种融资支持,增加企业融资受众范围,为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更多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