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财经股市网
70年巨变·邯郸与共和国共成长
首页 > 金融 > 正文

为绿色发展注入更强金融动能

金融来源:金融时报2021-08-27 09:38
  青山如黛,碧水微澜。长江上游最大的江心岛——重庆广阳岛上绿意盎然,山水林木相映成趣,犹如一幅精美的画卷。如今鸟语花香的广阳岛,曾经因为大规模工程开发建设而使山水湖草遭到严重破坏。经过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广阳岛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入选长江经济带第一批绿色发展示范区。

  据负责广阳岛生态修复工作的重庆广阳岛绿色发展公司党委书记王岳介绍,由于生态修复项目投入巨大,而直接有效的价值实现机制尚未形成,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性不高,单纯的政府财政投入很难支撑大规模、长效化的修复工作。

  助力广阳岛生态修复,国家开发银行为广阳岛绿色发展示范项目提供授信承诺260亿元,系统解决了整个片区生态修复投入和绿色发展的资金难题。“2021年以来,在前期已发放贷款的基础上,国家开发银行向该项目新增发放贷款7亿元,年内预计还将发放贷款30亿元,实现累计到位资金超过100亿元,为岛内生态修复和下一阶段绿色交通及智慧产业布局提供了有力资金保障。”国家开发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强化对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是今年金融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人民银行近期召开2021年下半年工作会议强调,下一阶段要整体协同、加快完善绿色金融体系。银保监会表示,下半年要围绕支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创新发展绿色金融。

  加快推动“十四五”时期绿色低碳发展,下半年各大银行将加快绿色金融推进步伐。《金融时报》记者从近期多家商业银行召开的年中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各银行将进一步把绿色金融作为业务发展重要方向,持续为绿色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

  加快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发展

  “今年以来,在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农行 ‘十四五’规划首次将绿色金融作为全行三大战略之一,同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 农业银行副行长林立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农行将持续加大政策资源投入,不断加大对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传统行业节能改造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为绿色产业发展输送更多金融“活水”。

  “南湖水变得越来越清澈了。”生活在浙江嘉兴南湖附近的居民们感慨道。农行嘉兴分行相关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在接到地方政府“关于实行重大项目金融惠企‘白名单’制度的通知”后,该行立即积极响应对接名单中项目,其中就有“南湖生态环境修复工程(一期)”项目。经过高效审批流程,农行已向该项目提供了4.2亿元的授信额度支持。

  今年以来,农行绿色信贷投放持续增长,截至一季度末,该行绿色贷款增速达11.59%,高于全行贷款增速6.03个百分点。“下一步,将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严格落实监管要求,继续做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服务工作,为建设美丽中国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贡献金融力量。”农行嘉兴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对于今年发展绿色金融重点领域,国家开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将重点实施县域垃圾、污水处理“百县千亿”工程,支持建设覆盖县城、辐射农村的高标准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设立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贷款,支持重点流域干流水电、沿海核电、平价风电和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发展。“十四五”期间,专项贷款总规模为5000亿元,其中今年安排发放1000亿元。今年上半年,国家开发银行发放绿色产业贷款2922亿元、长江大保护及绿色发展贷款2241亿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贷款705亿元。

  《金融时报》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积极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下半年,银行业绿色金融行动还将继续升级,绿色能源、绿色交通、节能环保服务、传统行业绿色升级以及碳捕获、碳存储技术(CCS)发展等重点领域将获得更多金融支持。

  聚力生态保护修复

  南明河是贵阳的母亲河,由于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南明河曾经一度变成污水沟。让南明河水变清,是贵阳“环境立市”的重要内容之一。2017年,国家开发银行贵州分行以开发性金融参与南明河污水治理。

  5年间,国家开发银行为11个南明河流域治理相关贷款项目提供融资20.2亿元,其中二期工程被财政部列为首批全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示范项目进行推广。如今,主要支流水质全部达标,南明河已是碧波荡漾。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实现绿色转型升级,需要统筹做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金融时报》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下一步,银行业将加大对自然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节约和能源高效利用、环境污染防治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支持重点项目建设。

  聚焦生态修复,从2021年起,国家开发银行重点实施“百县千亿”工程,提供1000亿元授信承诺,支持不少于100个县(区)建设覆盖县城、辐射农村的高标准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十四五”时期,国家开发银行将力争覆盖1000个县(区),提供社会融资总量1万亿元,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支持黄河流域绿色可持续发展,农行表示,将积极实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信贷政策,加大对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生态旅游等项目支持力度,助力当地提升黄河水源涵养能力。

  目前,多项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已被列为银行业重点支持项目。但是,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技术复杂、周期长、盈利低,业内专家提醒,下一步,银行业应培养长期投资理念,增强绿色投资能力,加快对排污权抵押贷款、碳资产质押贷款、绿色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等创新产品的探索和实践,建立起一整套先进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

  加快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为11.95万亿元,但是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所需百万亿元级别的绿色低碳转型投融资规模相比,目前绿色信贷规模还远远不够。

  业内专家建议,未来应该引入更多注重长期投资的股权资金,发展绿色股权投资等创新型绿色金融业务。鼓励银行、保险等具有规模优势的金融机构与具备专业投资经验的绿色股权基金合作,共同发起设立产业基金,引导更多社会资金参与绿色产业投资。

  目前,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与国际主流标准存在差异,同时国内不同机构制定的标准尚未达成一致,绿色项目认定口径、产品设计、信息披露和风险管理要求不尽相同,这些都会影响绿色金融发展。

  “建议监管部门进一步统筹整合绿色金融相关标准和目录,形成统一完善的绿色金融分类标准,为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发展提供基本遵循;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提高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意愿和能力。”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认为。

  建设全国碳市场,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林立建议,未来应鼓励金融机构参与碳交易市场,丰富碳衍生品等碳市场交易品种,鼓励碳配额抵质押融资、碳债券等碳金融创新。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财经股市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QQ:2261036103,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