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财经股市网
70年巨变·邯郸与共和国共成长
首页 > 金融 > 正文

拒收现金?看把你能的!|长城评论

金融来源:长城网2021-07-24 09:28

  国人民银行7月22日对外公布,二季度依法对18家拒收现金的单位及相关责任人作出经济处罚,处罚金额从1000元至10万元人民币不等,被处罚的单位包括公共服务机构、医院、景区、停车场及保险公司等。

 
 

  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规定,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中国人民银行对核实为拒收人民币现金的单位及相关责任人,依法处罚并予以曝光,既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应有之举,也为依法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事实上,这不是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开出“拒收现金”罚单。早在2018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就曾发布公告强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现金。经过几年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问题总体得到缓解,但歧视、排斥现金的违法行为还是时有发生,连续开出的罚单,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依法治理拒收现金行为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与推广,越来越多人的支付行为甚至生活习惯正在悄然改变。随之而来的是,传统的支付方式遭遇一定冲击,甚至出现部分商家或公共服务领域拒收人民币现金的现象,这也令一部分特殊人群,例如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未成年人等,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日常生活中遭遇了“难题”,引发了社会对于“数字鸿沟”问题的关注。

  目前来看,基于流通中现金占GDP比重下降、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现金流通和周转速度减慢等现实情况,一些商户、机构等社会主体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误区和偏差,热衷于引导顾客安装App、关注小程序,或以现金不卫生、找零麻烦、大额现金存取有限制等为由,人为地限制现金流通。

  在数字化时代,尽管“无现金”支付十分方便快捷,但这并不意味着支付方式就能“一刀切”。要畅通现金支付渠道,就必须提高经营者法律意识,提高拒收现金的违法成本,全力打造安全、高效、和谐的人民币流通环境。

  当然,跨越“数字鸿沟”,整治拒收现金行为,不仅离不开监管部门一系列的整治措施,发现一起、处置一起、曝光一起,还离不开科技创新的“一臂之力”,通过不断优化用户体验、提升服务质量和安全,努力“不让老年人掉队”。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其中明确要求保留传统金融服务方式、不得拒收现金、强化支付市场监管,并提出要开发适合老年人使用特点的硬件产品和软件的应用……这一系列措施保障,也将为未来城市数字化转型明确方向和任务。

  不论优势群体还是弱势群体,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才是数字技术进步和突破的最终目标。切实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面向不同需求投放层次多样、匹配精准的靶向产品,需要全社会共同探索和努力。(邯郸微信托管)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财经股市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QQ:2261036103,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