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保险应该是蛮赚钱的。有一些业绩比较好的保险员,每个月的月薪可不低呢,过万也是小意思了。但是,现如今,保险业的风光不再,保险行业开始越来越难做了。
近日,上半年保险行业各项经营业绩相继披露,一串串低迷的数据无声地宣告:2021年上半年,保险行业的日子不好过。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每个家庭肯定都需要几份保险,之前一直有数据显示,保险公司是非常赚钱的,在资本市场上,保险股也是水涨船高。而今,这一切似乎都改变了。
对于业绩的持续下降,保险公司也使出了浑身解数,加快了转型的步伐。在渠道改革尚未见效的背景下,上市保险公司多元化产品策略及健养服务成为短期获客新亮点。上市保险公司在二季度普遍加大储蓄类产品的推动力度,满足客户财富管理需求。另一方面,积极布局健康养老产业,满足客户逐渐提升的健康服务和养老服务需求。
然而,这些并不能挡住保费收入持续下滑的脚步。往年,6月新单一般都会达到4月、5月之和,但是,2021年持续的新单保费骤降,已经彻底打破了人们的心理预期。与此同时,占市场份额近20%的车险在面临改革的压力下,也同样迎来了洗牌式的挑战,行业面临普遍的亏损。
难道是人们对保险失去了信心?
有券商分析师认为,整体来看,虽然疫情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居民对于健康险的需求,非车类的财险也有不错的增长,但是寿险及车险两种业务面临的阶段性困境,使险企普遍面临较大的负债端压力。普惠性保险产品快速普及对中端医疗险、重疾险需求产生一定替代作用,疫情对保险需求迟滞影响仍在及供给端结构性问题暂无明显边际改善共同导致6月保费压力依旧承压。
值得注意的是,在保险公司传统产品低迷的销售业绩下,普惠型保险却卖得异乎寻常的“火”。
截至6月6日,上线仅一个多月的上海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沪惠保”参保人数已经超过600万人,创下“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首年参保人数之最,参保率高达31%。火爆的不仅是沪惠保。截至6月10日24时,成都“惠蓉保”2021年度参保人数突破230万人,较去年同期130万参保人数增幅达到近77%。
为何普惠型保险倍受追捧?
显然,因为这一类型的保险产品更切中垂直需求。惠民保瞄准传统商业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之间的空白地带,门槛低、保费低,聚焦居民的重特大疾病保障,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有既往症的民众而言,惠民保为这部分人群提供了拥有一份商业健康保障产品的机会。
相比之下,保险公司目前提供的产品并不能满足需求。在信息快速流转的今天,客户对于保险保障认知水平不断提高,保险公司代理人的销售能力不足以满足客户需求,导致供需错配,加大保险代理人销售的难度。
随着国内老龄化进程加快,保险行业显得尤为重要。在保险不好卖的背后,暴露出的是保险行业多年来的弊病。数年来,传统保险公司多是遵从保险产品到消费者的供给为导向,而忽略了从消费者到保险产品的需求导向。
据国家统计局公开的信息,2021年上半年我国完成的名义GDP为532167亿元人民币,折合82228.45亿美元。上半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642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2.0%,而GDP实际增速为12.7%。这说明有一部分增长没有转换为百姓收入的增加。这意味着,扩大内需贡献率需要更多的实际行动来推动。
因此,在原有产品不足以调动投保热情的情况下,保险公司需要俯下身子,转换思路,以人民为中心,给消费者带来更多贴心的实惠和方便的产品,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具有市场号召力。(邯郸微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