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建议也对科技与创新进行了重点论述:加快形成“科技驱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必须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顶层设计和资源配置优化,集中力量办大事。
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完美融合,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国家创新战略,成为中国金融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业内专家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需坚持聚焦科技创新行业、创新科技金融产品与服务,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投放,在不放松风险管理的前提下,全力满足科技创新发展的融资需求。
加强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融合
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对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动力、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以科技创新推动新兴主导产业的形成,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进而将经济真正引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这些均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高度契合。”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付一夫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科技创新和产业化需要金融的支持,同时,科技创新也为金融业健康发展拓展了空间。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的融合,不仅能够互为补充,促进双方更好发展,而且将“裂变式”地激活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活力,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促进经济社会提质增效。
业内人士表示,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创新,不仅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必须选择,也是推动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加大对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的信贷投放,有利于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另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科技型企业的利润增速显著高于传统行业,若科技创新能够得到各方面资源的有力支持,顺利实现成果转换,则有望为商业银行带来优质、长远的经营绩效。
加大对科技创新产业信贷支持力度
2020年以来,支持科技创新利好政策频频出台。在政策的指引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各项服务政策,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转移升级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积极把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机遇,满足高科技行业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2021年,银行信贷资源除继续加大对制造业、普惠金融领域信贷投放外,还需要大幅提升对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领域和居民消费需求的金融支持,不排除监管部门会通过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考核等相关制度,参考制造业、普惠金融和房地产领域信贷政策的做法,在增量占比、余额增速等方面拟定对于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领域的信贷支持具体规定。”光大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认为。
多家银行近日明确表态,将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推进金融产品创新,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全力满足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
国家开发银行党委日前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会议要求,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加大力度解决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支持科技创新与基础研究,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用多种方式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和增强国家科技实力。
工商银行的2021年工作部署也强调,发挥资金、人才、渠道、网络等优势,突出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围绕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质量提升行动,支持优质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农业银行表示,要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大力发展产业链金融,着力支持一批优质科创企业发展,为国家科技创新工作注入更多金融资源。
形成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合力
专家建议,要推动形成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合力。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资金优势和全牌照综合化优势,在扶持科技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上,扶上马再送一程,通过建立多渠道、多样化的投贷联动模式,为科技企业提供创投、引导、产业及股权投资等各类基金,以及企业上市、发债、并购等服务。
“科技型、初创型企业的风险比较大,缺乏抵押物、质押物,用贷款等固定收益类的债权支持是不合适的,因为债权贷款需要收利息。这些企业没有稳定偿还能力,企业发展初期银行可能需要以股权资金的方式介入;待后期企业壮大后再进行贷款。因此,投贷联动既能有效降低贷款风险,而且前期股权投资的风险能用后续的股权退出来弥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曾刚认为,还需要进一步降低科创型企业的上市门槛,多元化科创企业融资渠道,与银行端的投贷联动相适应,这样也会进一步促进投贷联动业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