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英夫妇不仅花30多万元买下了现在这个档口,在去年年底,他们还拥有了自己的小型服装加工厂。“我身上穿的这件衣服就是我们厂设计加工的。”她兴奋地对记者说,“现在我的信心很大。”
程英一家人生活的变化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她的故事也是千千万万受益者的缩影。
让政策“落到地”
2014年2月26日,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北京非首都功能服装批发加工等项目需疏解转移,沧州市作为首都1小时都市圈的环京津城市,迎来了历史机遇。
2017年12月份,京津冀三省市共同发布《关于加强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把沧州市明珠国际商贸城作为重点支持的服务业平台。随后,3万余户北京商户来明珠国际商贸城参观考察,有入驻意向的商户达1.6万余户。
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要求,面对产业转移承接的发展趋势,金融系统任重道远。人行沧州市中支党委书记、行长张明亮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金融系统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京津冀之间人力、物力、信息等要素的流动是协同发展的意义之一,而资金又是要素流动的‘润滑剂’。”
在人行石家庄中支和人行沧州市中支的指导下,当地金融机构发挥自身优势,为京津冀之间各要素流动提供便捷、高效、普惠的信贷资金支持,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助推剂”“催化剂”“润滑剂”。
针对东塑集团投资29亿元建设的明珠国际商贸城项目资金需求大的特点,人行沧州市中支积极协调各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主动提高服务效率。中行沧州分行牵头与工行沧州分行、进出口银行河北省分行、农行沧州分行组成银团对该项目提供14亿元授信支持,实现了河北省首笔标准化银团贷款落地。
由于各行风险偏好、关注风险点各不相同,导致授信条件不统一,此前,一度面临银团授信批复条件无法落实的情况。对此,中行沧州分行第一时间组织召开银团会议,听取各行意见,开展广泛讨论,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统一该项目的授信条件。根据统一后的批复条件,中行沧州分行再次发起集团授信审批,发扬“5+2”“白加黑”精神,2018年3月份,再次在各行中最早获得授信批复;2018年10月份,银团其他成员陆续得到批复;2018年11月15日,中行沧州分行联合各家银行签署了银团合同。
中行沧州分行副行长谷立威说:“贷款的顺利发放是因为银行对项目前景看好。现在来看,整个项目效果特别好。”
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计划2月份开业的明珠国际商贸城2号楼需延期开市。东塑集团面临资金回笼不足的困境,向沧州银行提出了用款需求。沧州银行第一时间与企业沟通协商,并快速拿出授信方案,借助疫情防控期间授信审批绿色通道,仅用时3天就完成了审查审批,成就银企共同抗疫携手合作的一段佳话。
对金融机构的支持,东塑集团融资总监赵清海用“三个到位”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对政策的落实到位,审批效率到位,提款到位。这个项目的顺利完成,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
让企业“动起来”
为打造完整的服装产业链,东塑集团在沧东开发区建设“明珠国际服装生态新城”,总体规划3万亩,其中两万亩工业园区,配套一万亩综合生活园区。
据介绍,“明珠国际服装生态新城”项目建成后可承接大、中、小、微企业上万家,预计年产值超千亿元。4000余家来自北京的服装加工企业已签订入驻协议,目前,已有560多家企业入驻这里。
记者来到距离明珠国际商贸城40公里的“明珠国际服装生态新城”。在技术研究所的大厅里,摆放了一台智能量体机,记者站上去体验了一把,5秒钟就自动打印出了人体测评报告,其中包含了36项数据。如果数据传输到后台,两个小时后一件衬衫就能制作完成。技术研究所所长窦红说:“智能化生产是服装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我们想通过这个带领园区的企业逐步往数字化生产转型。”
在自建厂房区,记者看见在大片空地上坐落着一排排二层小楼,沧州银行行长助理兼迎宾支行行长赵国忠指着这些小楼说:“这是领雅时尚服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领雅”)自建的厂房,现在主体已经完工了,正在进行内装修,等过了明年春节,2000名工人就能搬进去了。”原来,领雅与沧州银行还有一段“情缘”。
领雅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服装生产公司,年销售额近10亿元。作为北京商户转移中实力较强的商户之一,领雅在生态新城建设12万平方米生产加工车间,可接受3000名员工。今年疫情的发生,使正在大规模基建中的领雅遭遇了资金困难,急需得到银行的支持。沧州银行了解具体情况后,在严格遵守相关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开通绿色通道,通过网络视频、远程操控等方式落实客户经营中的核心数据,及时为客户审批贷款4000万元,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在“明珠国际服装生态新城”建设中,各家金融机构积极对接,建设银行沧州分行对接园中园二期项目,为该项目量身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完成授信3.03亿元,并实现全部投放。
让商户“扎下根”
在东塑集团承接北京商户过程中,沧州银行进行了大量市场调研,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全程跟踪东塑集团接待商户团队,获取了第一手的客户信息。
2018年年底,东塑集团一次性收取商户20年租金,以满足商户“留下来”经营发展的需求,部分商户资金周转出现了困难。在了解商户经营特点后,沧州银行创新业务品种,调整担保结构,推出“租保贷”业务。此业务针对在明珠国际商贸城内经营,以缴纳租金的方式取得固定经营铺位的商户,是一种专项用于借款人缴纳市场租金,由借款人分期还款的贷款产品,且打破了原产品设计的障碍,将商户北京经营时限、业绩一并纳入沧州的经营时限、考核、授信。该产品一经上市,立即获得了商户认可,截至目前,已累计向600多家商户投放超8800万元。赵国忠对记者说:“两年过去了,商户还贷还息都很正常。”
在东塑集团的大力配合下,中行沧州分行于今年9月份开始为沧州明珠国际商贸城商户提供特色授信支持——小微易贷明珠商户贷。该产品主要面向在明珠商贸城正常经营的商户,用于解决他们的日常经营资金需求,担保方式为信用保证,单笔授信额度不超过30万元,贷款审批后线上自主支付,执行优惠利率。该行通过入驻早市现场办公,已办理商户近60户,实现放款26户,共计597万元。中行沧州分行还与集团运营部门建立了微信工作群,实时跟踪贷款商户进度,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
商户“幸儿”就是金融服务的众多受益人之一。在明珠国际商贸城的三楼,记者见到了该商户经理滕洲,他给我们算了一笔经济账:以前他在北京摊位费一年20多万元,来到沧州市,这里前两年免摊位费,接着又花费30多万元一次性买断摊位20年,平均一年下来就一万多元,比北京一年少支出20万元,节省了一大笔费用;在北京租房一个月至少要五六千元,这里就两三千元,而且住宿条件更好。像滕洲一样,很多从北京疏解来的商户已经把沧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自2014年8月份沧州明珠商贸城开业后,北京服装产业这棵大树开始逐步整体移植到沧州,落地生根,茁壮成长。截至目前,已经有1万余家北京服装批发商户、4000多家服装生产加工企业正式落位沧州,无一回流。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深入推进,“明珠国际服装生态新城”建设快马加鞭。未来,这里将实现生产智能化、产业现代化、生活生态化,进而推动地方经济转型。
在金融的全力支持下,服饰产业正成为沧州经济发展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