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指向年内物价低点出现的线索在增多,PPI可能率先触底回升。目前国内需求处于恢复阶段,供给充裕之下,物价有望整体保持温和态势,继续为实施积极宏观政策营造适宜环境。
核心CPI反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介绍,7月居民消费需求持续恢复,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2%,但受上年同期基数较高影响,同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3%。
7月食品价格同比由上月上涨2.3%转为下降1.7%,影响CPI下降约0.31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26%,降幅比上月扩大18.8个百分点;鲜菜价格由上月上涨10.8%转为下降1.5%;鸡蛋、牛羊肉和虾蟹类价格降幅在1.5%至4.8%之间,降幅均有扩大;鲜果、薯类和禽肉类价格涨幅在2.2%至8.8%之间,涨幅均有回落。
此外,7月非食品价格同比由上月下降0.6%转为持平。非食品中,服务价格上涨1.2%,涨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其中飞机票价格由上月下降5.8%转为上涨11.9%,宾馆住宿、旅游、电影及演出票价格分别上涨13.2%、13.1%、5.9%,涨幅均有扩大;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1.9%,降幅收窄0.8个百分点,其中能源价格下降6.9%,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0.3%,降幅均有收窄。
“7月CPI同比下降,主要是受到去年基数抬升、猪肉和原油价格同比下滑等因素影响。同时,其他消费品涨价乏力。但CPI环比上涨,加之基数效应逐步减弱,国内物价呈现企稳回升迹象。”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说。
统计数据显示,7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明显回升,同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
“CPI略好于预期,特别是核心CPI反弹,反映当前内需正在企稳回升。”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
“总体看,CPI同比回落是阶段性的。”董莉娟表示,随着我国经济恢复向好,市场需求稳步扩大,供求关系持续改善,加之上年同期高基数影响逐步消除,CPI有望逐步回升。
PPI降幅收窄
受国内生产供应总体充足、部分行业需求改善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传导等因素影响,7月PPI环比、同比降幅均收窄。
从环比看,7月PPI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4%,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3%。“国内煤炭、钢材供应充足,需求有所增加,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分别下降2.0%、0.1%,降幅分别收窄4.4个、2.1个百分点。”董莉娟说。
从同比看,PPI下降4.4%,降幅比上月收窄1.0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5.5%,降幅收窄1.3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4%,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
据测算,在7月4.4%的PPI同比降幅中,上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6个百分点,上月为-2.8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2.8个百分点,上月为-2.6个百分点。
在温彬看来,7月PPI降幅收窄,基本确认了6月是本轮PPI下行的周期底部。随着比较基数逐步回落,PPI同比降幅将继续收窄。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从同比看,PPI或比CPI先触底回升,且后续降幅将逐月收窄。
物价企稳迹象增多
7月CPI同比涨幅转负,基本符合此前机构预测。专家表示,越来越多的线索指向物价阶段性底部正在出现。未来,随着需求修复,物价或企稳回升,后续CPI与PPI增速双回升是大概率事件。
稍早前公布的7月制造业PMI中,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双双反弹,引起不少专家的关注。他们认为,这表明PPI正在企稳。7月PPI降幅如期收窄,进一步印证了这一判断。
7月下旬以来猪肉价格出现反弹。温彬认为,进入四季度,随着肉类季节性需求增多,以及前期产能去化效应开始显现,猪肉价格企稳的概率将加大;随着近期逆周期政策“组合拳”逐步发挥“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效果,我国内需回升或促进核心通胀逐步向历史均值回归。
“本轮通胀下行周期应该已经结束,后续通胀将进入持续改善通道中。”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说。
庞溟表示,当前,物价水平不构成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控的主要掣肘。三季度存在降准的时间窗口,且短期内降准比降息更具可能性和必要性。同时,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政策工具,以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政策性贷款均有加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