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朝晖指出,把企业明确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从企业角度看,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直接面向市场,对产品创新、产业创新非常敏感。同时,企业也是科技需求的主要提出者,是科技成果市场价值的最终实现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是最活跃的创新力量。第二个维度,从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看。我国经济已经转向了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要求企业作为创新链和产业链结合点,发挥黏合作用甚至牵引作用,从而贯通起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链条。同时,要求企业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方面投入更多力量,这一点也是世界主要科技强国的通用做法和成功经验。
吴朝晖强调,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求企业承担更大的责任。直面未来新的要求,企业能不能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关键要问企业有没有能力带动更多的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完成、共同推动高水平的目标导向研发活动。同时也要看企业能不能建立起围绕创新的激励机制,吸引凝聚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共同创造市场价值。关键还要看这些企业会不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国际合作,能不能通过开放创新来实现共赢。这些关键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就是要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归根到底要靠市场来检验企业的创新能力。所以,有创新才有发展,不创新没有出路。
吴朝晖指出,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科技部近年来一直在政策、要素和项目等方面持续发力,支持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具体在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以及成果转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下一步要继续围绕“四个强化”来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一是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决策方面的主体地位。我们持续支持企业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具体做法包括吸纳更多企业界科技专家进入国家科技专家库,也包括建立企业家科技创新咨询座谈会议制度,还要引导企业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开展研发。
二是强化企业在研发投入中的主体地位。据统计,2022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已超过3/4.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我们一方面继续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继续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落实力度。同时,建立起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工作机制,打通科技、产业、金融的链条。
三是强化企业在科研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企业参加或牵头的占比已接近80%,我们要继续做好这项工作,使更多企业能够牵头组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也鼓励更多的企业提出科技需求,发挥企业出题人、答题人以及阅卷人的作用。
四是强化企业在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2022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已达到4.8万亿,企业贡献了超过80%的技术吸纳,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我们要进一步优化政策,支持企业作为成果吸纳和成果转化能力。同时,我们推动技术交易市场和技术转化机构的有效互动,从而构建起高质量高标准的技术要素市场,使得各种成果在企业端能够汇聚。
吴朝晖强调,创新不问出身,无论企业是大是小,无论企业是国营的还是民营的,都应该在创新过程中享受权利的公平,机会的公平以及规则的公平。科技部将进一步强化服务支撑,为各类企业营造公平公正创新的政策环境,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水平,以及创新的贡献。当然,我们在强调企业科技创新主体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大学的作用。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科技创新,企业成为主体这是必然要求。我们国家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要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高质量发展,成为现代化强国,企业必须成为主体。在这个过程中,既是对企业本身的要求,必须在企业自己的科技自立自强能力上不断提升,同时国家重视也是一个机会,这是一个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年我们也会和相关部门、地方和广大高科技企业一起努力。这些年我们做了不少工作,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了40万家,中小型科技企业达到了50万家,他们的研发投入占了全国企业研发投入的68%,也就是说这批企业真的是新产业、新市场的开拓者,是保证国家企业和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中坚力量,这个力量还要再扩大,不管在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要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