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和社会融资规模数据出炉。数据显示,12月末M1、M2双双回升;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95万亿元,同比多增3150亿元。2021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3%,2021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1.35万亿元,比上年少3.44万亿元,比2019年多5.68万亿元。
展望未来,多位专家预计2022年M2及社融增速将“稳中有升”。一方面,2022年货币政策将强化逆周期调节,以进一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维持稳健略宽的融资环境;另一方面,2022年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恢复提前下达,将对新增社融形成支撑。
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3150亿,信贷需求仍偏弱
2021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95万亿元,同比多增3150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7.92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02万亿元,同比少增1500亿元。
从住户部门看,短期贷款增加1.8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08万亿元,同比多增1300亿元。中国银行(601988)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分析,2021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交易热情旺盛,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幅保持在较高水平。但进入2021年下半年后,房地产融资政策开始收紧,受此影响,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幅明显收窄,甚至连续出现少增。2021年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成交套数为1.84亿平方米、174万套,同比小幅上升4.9、4.88个百分点。但自2021年6月份开始,两项数据均出现连续少增,且降幅保持在两位数以上。
从企业部门看,短期贷款增加946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23万亿元,同比多增4300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5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847亿元。梁斯认为,“企(事)业单位新增贷款同比减少主要受短期贷款大幅少增1.44万亿元所致。但需要注意的是,自2021年7月起,企业中长期贷款连续出现少增。”
她进一步指出,主因是2021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先后出现多轮疫情,且波及多个省份,叠加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等因素,对企业的生产计划和正常经营带来持续性影响,扰乱了企业对中长期信贷的需求,导致企业信贷需求偏弱。与之相对应,票据融资自2021年6月起出现连续多增,说明企业资金需求主要用于短期疏困,对未来经济预期偏弱。
单看12月份,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3万亿,环比季节性少增1400亿,同比也少增1234亿元,拖累月末贷款余额增速较上月末下滑0.1个百分点至11.6%,续创2002年6月以来新低。交通银行(601328)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分析表示,居民短期贷款仅增加157亿元,反映消费需求仍处于弱势,企业新增信贷需求维持偏弱状态;居民短期贷款仅增加157亿元,反映消费需求仍处于弱势。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12月央行再度降准、1年期LPR报价下调接踵而至,政策发力“宽信用”意图明显,但当月信贷增长仍弱,且信贷结构短期化特征加剧,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稳增长政策动员到具体措施落地再到实际见效需要一段时间,企业信贷需求难以快速改善,制约企业中长期贷款放量。二是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房地产领域信用风险持续暴露的情况下,银行风险规避情绪浓烈,更愿意采用风险较小的票据融资方式达到贷款额度要求,特别是通过票据满足中小企业信贷投放的考核指标。另外时值年末,部分银行可能会为下一年初“开门红”预留合意项目。
货币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预计M2及社融增速稳中有升
初步统计,2021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14.13万亿元,同比增长10.3%。2021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1.35万亿元,比上年少3.44万亿元,比2019年多5.68万亿元。从社融增量细项来看,除外币贷款和股票融资外,其余科目大都出现少增。
市场认为,总体而言,2021年12月新增信贷和新增社融规模均低于预期。唐建伟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货币政策边际放松的效果还在路上,未来货币政策有望继续发力支持实体经济。他进一步解释,“贷增速持续走低是从2021年3月开始的,由于目前新订单、在手订单、新出口订单等三大订单指数仍然低于荣枯线,同时考虑基数因素,这个探底过程可能延续到2022年初。此后随着生产活跃度提升、消费需求好转,加之松货币、宽信贷的效果逐渐显现,信贷增速将止跌回升。”
王青认为,整体上看,12月金融数据显示当前宽信用过程有所加快,但近期主要由政府债券融资驱动;而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背景下,信贷供需两端都较为低迷,结构持续恶化。这意味着12月央行全面降准、1年期LPR报价下调确有很强的针对性,针对实体经济的逆周期调控需要持续发力。碳减排支持工具、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支农支小再贷款等有望精准支持实体经济重点领域。
对于逆周期的政策调节,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梁斯解读,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2022年货币政策将强化逆周期调节,以进一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维持稳健略宽的融资环境,助力经济平稳运行,2022年M2及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料将出现“稳中有升”。此外,融资结构将继续优化,中长期贷款占比有望继续提升。在全面推行注册制改革背景下,企业股票融资也将保持在较高规模。
对于2022年M2及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表现,唐建伟认为,“2022年政府债券发行适当前置也可能对新增社融形成支撑,年初社会融资增速可能继续向好,M2增速可能还有回升空间。”
展望未来,王青认为,伴随宏观政策持续向稳增长方向微调,特别是房地产融资环境回暖,1月信贷和社融增速有望同步加快,特别是信贷低迷过程将会扭转——进入1月以来,票据利率大幅跳升,显示银行放贷显著加速,预计2022年1月信贷“开门红”特征将更为明显。另外,2022年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恢复提前下达,一季度社融增速也会持续加快。我们判断,后续宽信用进程将从政府融资发力转向企业和政府融资双轮驱动。这将为今年上半年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对冲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