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财经股市网
70年巨变·邯郸与共和国共成长
首页 > 宏观 > 正文

外资继续爆买中国!大通胀信号,已经来临?

宏观来源:包不同2021-05-17 09:58


 

  一场世界经济的大洗牌,正在剧烈发生。

  1

  全球爆买中国

  你见过这样的画面吗——

  
 

  这是过去几个月,发生在美国港口的真实场景。这些货轮,有很多都来自中国。

  今年前四个月,美国“狂买”了1.05万亿的中国商品,订单激增后,中企火力全开将货物送往美国市场,到了美国家门口才发现,当地港口已经被“填满”。

  无数载着14000个集装箱的亚洲船舶在海上搁浅,有一些集装箱甚至停留了一周以上,有时甚至有多达40艘船等待卸货。另一方面,美国港口、码头、铁路货场和仓库的压力前所未有,已经达到近40年来的一个高峰。

  与我们一山之隔的印度遇到了同样的情况,但和美国的需求复苏不同,印度正在遭受新冠病毒的第二次突袭。

  由于本土的大部分行业订单无法及时生产,印度的订单正逐渐流向那些能够高效率满足产能的国家,而中国,无疑是最合适的那一个。

  界面新闻报道显示,印度的纺织、原料药及疫苗三大产业的订单正在大量转向中国。这点已经反映在了中国的出口数据上:2021年前3个月,我国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总值已达3982.28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了27.7%!

  
 

  美国水泄不通的港口和印度暴增的需求,是中国制造源源不断输向全球的缩影。

  这里还有一张图——

  这是数个月前的上海洋山港,密密麻麻的集装箱,正在等待发运。

  那时候,不止是上海港,全国各大港口几乎都是这样的场景。集装箱堆积如山,疯狂涨价,海外客户心急如焚。不止是海运,在浙江义乌,中欧班列曾连续45天“满仓”。在外贸工厂,灯火通明连夜加班也无法满足源源不断的海外需求。

  在过去的一年,从医疗器械到个人防护,从机电产品到电子设备……中国出口迎来了全方位的爆发。

  不止是物资,中国的资产也同样遭到了爆买。

  在过去的大半年里,黑石集团、零售巨头Costco、星巴克、霍尼韦尔、丰田汽车、埃克森美孚、捷豹路虎、戴尔、BBA、宜家等大型外资都在加码中国资产。2020年,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8570家,平均每天新设立100多家。

  除此之外,此前境外机构投资者已经连续25个月增持中国债券。综合数据,2020年,境外机构投资者增持人民币债券资金量已超过万亿元。

  
 

  毫不夸张地说,整个2020年,全球资本都在盯着中国,一有机会就大举买入。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已成为——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第一大目的地。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达到2120亿美元,远远超越了美国的1770亿美元和印度的640亿美元。

  
 

  全球第一的背后,透露出一个趋势——

  全球正在看多中国。

  2

  中国逆袭背后

  这是一个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要知道,在这之前的几十年里,美国一直是全球资金直接投资的首选目的地。

  2016年,美国吸引的外国投资达到4720亿美元;而当时的中国这一数额仅为1340亿美元。

  四年后,中国吸引FDI达到1630亿美元,居全球首位;而美国这一数额则降为1340亿美元,与四年前相比,美国缩减了3380亿美元。

  这一升一降,藏着大国竞争的格局剧变。

  上个月末,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两位经济学家发表了一篇文章,里头写道——

  过去25年间,中国从占全球贸易不到1%的“边缘人”,迅速崛起为当仁不让的“贸易巨人”。

  其实,早在10年前,中国就已经是全球无可争议的“出口冠军”。中国的经济发展,或许是近代史上最史无前例的故事之一。《华尔街日报》的分析更是有意思——

  2020年的投资数字,凸显出中国正在向长期由美国主导的全球经济中心地位迈进。

  趋势之下,过去的一年,中国也有着独特的际遇。

  当海外疫情洪水滔天,制造业几近停摆,世界的目光投向了中国。2.3%的年增长率意味着,过去的一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疫情得到控制,经济得以快速重启,对国际资本来说,在过去的2020年,中国是最温暖的避风港。

  以债券为例,目前10年期中国国债的收益率为3.18%,相比之下,10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仅为0.81%。FT曾称,在某些投资领域,对于追求收益率的投资者来说,中国成了“唯一选择”。

  资本一向最为精明,哪里能安全地赚钱,当然就涌向哪里。

  而更关键的,还在于中国扩大开放的坚定信心,以及由此释放的一系列信号。

  这些年来,中国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深化国际合作,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奔走呼告。

  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构筑一个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早在2019年9月1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通过官网宣布:

  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的额度限制。

  
 

  这个举动意义非凡,这意味着中国的金融市场大门从此向外资打开,中国希望继续融入全球市场体系。

  1978年,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40多年来,中国加入了WTO、倡导了“一带一路”、建设了自由贸易港,如今更是开放了金融市场。全世界都感受到中国发出的清晰信号——

  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只会越来越大。

  3

  输入性通胀?

  回头看整个2020年,中国经济经受严峻考验后,走出了一条先抑后扬的曲线。

  正是这样一条稀有且充满希望的曲线,激发了外资的避险狂热。过去的一年,大量外资涌入中国,股票、债券、企业……几乎所有的资产,都受到境外资金的青睐。

  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资产配置的避风港,给了全球资本充足的信心和安全感。

  但与此同时,另一个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担忧——通胀。

  过去几个月以来,一轮“万物暴涨”的行情在全球蔓延。

  大宗商品在涨价。铜涨了38%、铝涨了37%、锌合金涨了48%、铁涨了30%、不锈钢暴涨45%、塑料涨了35%......

  楼市在涨价。2020年,全球89%国家的房价都在上涨,这一比例达到2000年以来最高。

  
 

  最夸张的土耳其,整个2020年,房价涨幅超过20%,位居全球第一,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房价涨幅超过30%。

  最猛的还属比特币。去年3月份,比特币下探至3867美元,后来一路爬升,一度到达6万美元。

  粮食、沙子、卫生纸……甚至连可口可乐都说要涨价了。

  
 

  这种“万物暴涨”的魔幻现象背后,是各国央行为了走出疫情阴霾,展开的一场世纪大放水。

  彭博社数据显示,整个2020年,全球四大央行在量化宽松政策上就投入了超过5.6万亿美元。

  一年的印钞量,抵过去几千年,你想想,这水得有多大!

  
 

  很明显,全球爆买中国,也有这场大放水的推动力。领到钱的老外,为了尽可能不让手上的钱贬值,总要找地方投资出去。

  而率先控制疫情恢复经济的中国,就是最合适的标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跃居“外国直接投资第一大目的地”的同时,也面临着输入性通胀的隐忧。

  幸运的是,中国已经在着手打破这种通胀预期。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上游原材料产品的涨价,并没有完全传导到消费和终端商品领域,所以我们不必太过担忧。

  再者,即使发生明显的输入性通胀,中国也有应对之策。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就曾列举过三种政策工具——

  一是从国内供给端入手,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对煤炭、钢铁、水泥等主要工业品产能控制作出灵活安排;

  二是着眼需求端,在当前宏观经济整体修复良好的背景下,可以考虑适当控制基建投资进度,从而抑制短期价格上冲势头;

  三是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从进口价格角度看,若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幅度升值,则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国内工业品价格的推升作用就会相应减弱。

  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4

  尾声

  早些年,在国际金融领域,有一个词充满了神秘感——

  国际热钱。

  这个词的缘起,还得回到上世纪末那场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那时候,以索罗斯为首的美国金融巨头在亚洲疯狂收割,在接连打败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印尼之后,折戟回归后的香港。

  尽管如此,索罗斯依旧血洗亚洲,一众国家元气大伤。时至今日,有些国家听到索罗斯的名字还心有余悸。

  
 

  从那以后,“国际热钱撤离新兴市场”、“索罗斯割全世界韭菜”的说法就流传在街头巷尾。

  换句话说,国际热钱其实就是跨国逐利资本。它和投资有着本质区别,并不以参与长期经济建设为目的。

  热钱的短期投机性质,会对当地经济带来虚假繁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泡沫。当热钱逃离时,会极大影响当地市场稳定。

  那么,如今的这轮“中国投资热”,会不会是“国际热钱”呢?

  其实,就算是,我们也不怕。

  早在几年前,央行和外管局就开始行动了。很早之前,我记得米筐投资专门梳理过,至少有以下这些举措——

  打击“蚂蚁搬家”等换汇钱庄,严堵重复购汇漏洞,检测资金流向,严管企业资金,与多个国家签署资产信息交换协议……

  就算它是国际热钱,也很难跑出去!

  这是一场新的战役——

  与整个中国,与你我这样每一个普通人的财富,息息相关。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财经股市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QQ:2261036103,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