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从 “打上海牌”到 “打中华牌”,从“中国组装“到”中国创造”,从“引进一个项目”到“改造一个行业”,上汽大众始终与改革同步、与开放同行。时代见证了上汽大众如何从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成长为生态丰富的“产业森林”。
改革引领创举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开启了改革开放风云激荡的时代,中国汽车工业同样酝酿着一场变革。当时,我国轿车工业底子薄、规模小,国内产量最大的“上海牌”轿车年产量不过5000台,仅相当于国外一流车企一天的产能。引入先进的生产方式,势在必行!经过深入考察,中方初步选择德国大众作为合作伙伴。
当时的德国大众,生产研发水平很高,汽车性能和质量很好,而且愿意出资金,愿意转让技术。最终上汽大众在这场合资经营的尝试中应运而生。而当时外形朴实大方的桑塔纳获得了青睐。它不仅适宜作为公务车,又可以作为商务用车和出租车,还是当年的最新车型。发力“国产化”1983年4月11日,第一辆“中国组装”的桑塔纳轿车下线。但几年过去了,桑塔纳轿车的国产化率仍然不到4%。如何尽快提高国产化率、确保自主可控,成为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当时的上海市领导,指明了攻坚方向:国产化布点应坚持依托上海,搞“中华牌”,就是要全国择优。按照中央要求,上海市政府层面成立“支援上海大众领导小组”和“桑塔纳国产化横向协调办公室”;企业层面,成立上汽大众重点零部件供应商、轿车销售公司及相关维修站、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等成员组成的“国产化共同体”。
当时,全国100多家企业加入到这场“高标准、严要求”的攻坚战之中,包括105家零部件配套企业、6所高校、7家科研院所等。同时,大众人严把质量标准,喊出了“不要瓜菜代”的口号,国产化产品必须100%合格,“降低0.1%都不要”。1990年桑塔纳轿车国产化率上升到60.09%。1996年开始,桑塔纳轿车国产化率达到90%,关键零部件如车身、发动机、变速箱三大总成和前后桥总成相继实现国产化,并在嘉定带动形成了300多家零部件企业集群。突出转型升级2001年,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众多知名汽车制造商开始进入中国,轿车也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家庭。机遇和挑战面前,上汽大众突出转型升级、开启战略调整。包括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打造国家级技术中心——上汽大众技术中心等;拓展市场营销网络;扩建一流生产基地,形成了“以安亭为中心、辐射长三角,走向中西部”的布局。2008年,上汽大众朗逸车型成功上市。这款专门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制”的a级车,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款上市5年销量就超过100万辆的车型。拥抱“新四化”2020年10月27日,上汽大众首款meb平台纯电动车id.4 x在位于安亭的新能源汽车工厂正式下线,公司向着“2025年成为电动汽车领先者”的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这座历时两年打造的新能源汽车工厂总投资达170亿元,是全球首个专为meb平台纯电动车生产而新建的工厂。工厂内1400多台工业4.0标准机器人,借助人工智能识别、自学习趋势预判、机器人视觉系统、人—机器人协作、ar/vr等技术,正在高效有序地生产一台台中大型纯电suv。未来,基于meb更加灵活的模块化设计,还将有越来越多不同级别、不同车身形式的纯电动汽车,从这座标杆工厂走进千家万户。对照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这个工厂还采用了28项新型环保节能技术,能源、水、二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和废弃物等5项环境指标平均下降了20%。回望来路,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上汽大众。上汽大众的发展历程是中国轿车工业发展的轨迹和缩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和成果。眺望前程,擦亮“上海制造”金字招牌,上汽大众一直在奋进路上。可以相信,有“智能化+电动化”的双轮驱动,上汽大众会始终成为改革开放、合作共赢的时代缩影与成功典范。